中医药与世界的70年
2022年10月10日


70年来,在现代医学应对疾病挑战进入一个个平台期的时刻,中医药为人类提供了另一种健康思维模式和另一种医学解决方案。
中国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。
上世纪60年代,引发疟疾的疟原虫对当时常用的奎宁类药物已经产生了抗药性,全世界都在研发新的抗疟药。屠呦呦从东晋葛洪的《肘后备急方》中获得启迪,最终发现了青蒿素。屠呦呦因此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。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以青蒿素类为主的复合疗法作为抗疟首选方案。据不完全统计,在过去几十年里,青蒿素在全世界共治疗了两亿多人,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。
2016年,中国企业自主研发的中成药复方丹参滴丸正式完成美国FDA(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)三期临床试验。这是全球首例完成FDA三期随机、双盲、大规模试验的复方中药,西方市场化学药品和生物药品两分天下的格局有望被打破。此外,地奥心血康、丹参胶囊等亦获得欧盟上市许可。

中医的治疗手段也逐步为世界所接纳。

据世卫组织统计,目前已有103个国家认可使用针灸疗法,其中18个已经将其纳入医保体系范畴。中医的艾灸、拔罐等治疗方法也受到国际友人的热捧。2016年8月8日,美国选手菲尔普斯参加了里约奥运会男子200米蝶泳预赛,其身上就留下拔罐后的明显痕迹。

2016年3月,由中国主导的《中药编码系统——第一部分:中药编码规则》由国际标准化组织正式发布。中药编码规则以17位阿拉伯数字,分类表达中药的品种来源、药用部位、品种类别及其规格、炮制方法等特定编码技术分类及其含义。该项国际标准对构建中国乃至世界的中医药标准体系,推动中医药国际化、现代化、标准化、规范化和信息化,发挥着重大作用。

2019年6月,在世界中医药大会第五届夏季峰会上,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于文明表示,目前中医药已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,中国与40余个外国政府、地区和组织签署了专门的中医药合作协议。统计数据显示,每年13000多名留学生来华学习中医药,约20万人次境外患者来华接受中医药服务。
传承千年的“岐黄之术”随着“一带一路”倡议的推进,在世界范围的传播与影响力日益扩大,成为中国与世界各国开展人文交流、促进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内容。

 

新华社新闻客户端,内容选自:《环球》杂志记者 姚依娜】

400-202-5668

手机扫一扫
关注丰绿源最新消息

Copyright © 2016 广东丰绿源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. 粤ICP备19030710号